日前,行政院院會通過「觀光拔尖領航計畫」,打算自二○○九年至二○一二年,四年內投入三百億元觀光發展基金,希望創造五千五百億元商機。觀光局也規畫吸引國際知名連鎖飯店品牌進駐,並推動旅館評鑑與認證,全面提升品質。
基本上,這一套觀光發展計畫算是用心的;其內容涵蓋了築底、提升、拔尖不同的層次,其鋪陳也分別針對台灣北、中、南、東、離島五區做不同的規畫。這些努力幾乎是交通部觀光局能耐的極限,應該要予以肯定。
但是,計畫推出之後,民間的反應卻是毀譽各半。觀光飯店業者大多鼓掌叫好,因為無論如何觀光興旺則飯店生意一定變好,業者不歡迎那才奇怪。但另一方面,觀光旅館公會理事長則對若干規畫重點方向不表認同,指出台灣難以在山川景點的打造上與世界其他國家一較長短,反而應該在風土民情方面多所著墨。這樣的重點選擇,顯然與行政院現推方案有些距離。
雖然交通部觀光局已經對這次推出的觀光計畫做了相當的努力,但是整體而言,這個計畫還是有不少值得改進之處,我們將之整理為以下二個方向。首先,是推展觀光中政府與市場角色的混淆。行政院希望吸引國外知名連鎖旅館來台設點,恐怕就是角色錯置下的思維。國際旅館業者當然是唯利是圖,故只要台灣的觀光有利潤可逐,則業者不等政府出面,自然會有市場誘因投入。反之,如果無利可逐,則即使是總統、行政院長大聲疾呼,也必然徒勞無功。這種事原本就是市場能夠料理的,犯不著由行政院來操心。
另一方面,行政院希望徵求國際團隊來協助若干景點的包裝行銷,則又是矮化了政府的角色。景點打造其實涉及許多交通動線、文化內涵、違建遷址、汙染清除等公權力。外國的管顧公司對台灣的民情現況了解有限,恐怕很難對孔廟、天燈、原住民的文化呈現提出具有深度的意見。即使外國團隊提出了構想,也還是要經過政府諸多部門的評估與執行。與其這樣繞一大圈,為什麼不能現在就由公權力多些負責任參與呢?
其次,日前所提出的觀光計畫,似乎是短線期待多於長線規畫。交通部把短期的觀光目標設定在每年四、五百萬遊客或五千多億營收,這個目標在短期陸客蜂擁而至的情況下並不離譜,但能有多少的永續執行力,就令人存疑了。平溪天燈當然是北台灣的特色之一,但其周邊道路狹窄,短短的展演期間能夠承受十萬遊客匯集嗎?這麼擁擠的場地,萬一有什麼意外,後果可能延續甚久,絕不能掉以輕心。對此,主管單位在吸引人潮之餘,更應該有配套的建設規則。阿里山旅館房間數早已不足,又是眾多旅客必訪之地;我們拚命吸引陸客來訪,卻在眾多旅客心中留下壅塞不堪的印象,將來口耳相傳,旅遊要何以為繼呢?再看日月潭:據了解,眾多旅館業者的汙水都是直接排放入潭,而若干年前也爆發國際知名樓舍汙染潭水的新聞。這種問題一旦被保育團體盯上、揭露,對台灣都是難以承受、難以回復的痛。遺憾的是,行政院的觀光計畫對類似缺陷都闕而不論。總之,吸引觀光人潮只是短期目標,整理觀光內涵才是長久之計。
為什麼觀光計畫會有前述政府/市場定位不明、長期/短期目標不清的缺陷呢?說實在的,這不能怪觀光局,而要歸咎結構與時辰壓力。觀光局只是交通部下轄的二級單位,職權有限,也很難規畫些建設、環保、攤販等撈過界的業務。而即使觀光局有較周延的中長期全盤構想,但在行政院限時提案的時辰壓力下,也就難免大打折扣。觀光計畫提出來了,很好;旅館飯店股票也上漲了,也很好。但是除了這些短期人數目標之外,我們更期待一個能永續發展的觀光產業遠景。這樣的遠景勾勒,恐怕不是「每周一產業」的急就章所能成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