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6月 24, 2008

高油價 交通美好時代回來了

汽油價格高漲令駕駛人氣結,不過一些美國人也感受到此苦難中的一個光明面:交通壅塞減少了,尖峰時間交通更順暢。

ABC報導,由於許多駕駛人不再駕車,改搭巴士、騎腳踏車或搭乘通勤火車,美國的交通壅塞都舒緩。在科羅拉多州,交通流量下降0.6%;華盛頓州的交通流量比一年前更減少4.4%。另外43州的交通流量也下降。

紐約市的交通流量也減少,該市聯邦高速公路委員會的雷伊說,這種情形必然與汽油價格有關。

不開車 搭巴士
公路找回順暢

為掏空錢包加油感到煩惱的消費者,採取共乘和增加使用大眾交通工具。亞特蘭大的交通主管說,今年4月公共交通工具的搭乘率,比去年同期上升了7%。

在航空方面,旅客將會發現他們被壓榨得更多。航空業影響旅客的最新行動是聯合(UA)與大陸(Continental)航空公司之間的合作協議,這兩家美國第二和第四大的航空公司,將分擔促銷和其他成本,這項協議允許他們取消重疊的航線,和停飛一些飛機。

這項協議的產生是基於航空公司的燃料成本日益上升,和預期航空業今年會虧損一百億美元。Calyon證券公司的航空公司分析師尼道爾說,此舉也許有助於該兩家航空公司,但對旅客可能不是好消息,「我們將會看到消費者的選擇性減少和機票價格上升」。

航空旅客已經在付更貴的機票、保留靠走道或靠窗戶坐位的訂位費,和托運行李的費用。Travelocity編輯艾美•吉夫說,所有航空公司都積極找尋彌補成本的方法,不遺漏任何一方面。

【2008/06/21 聯合晚報】

星期日, 6月 15, 2008

美快遞業 撙節成本度難關

工商時報 2008.05.16  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華爾街日報週四報導,原本樂觀預測今年快遞業可望復甦的聯邦快遞與優比速,發現他們正處在風暴中心,而且還可能惡化。在經濟疲弱與油價攀升拖累下,前景不確定性升高,也迫使這兩家快遞業者必須靠撙節成本來度過難關。

     零售支出與房市是驅動運輸成長的兩大動力,然而由於低迷不振,壓縮這些快遞公司的核心業務。加上油價節節升高,至今不見走跌,也在侵蝕他們的營收

     聯邦快遞上週指出,自從3月份以來,他們的燃油支出已經增加1億美元。此外擁有較大卡車車隊的優比速,也透露上季的燃油成本新增3.34億美元。

     此外,長久以來為快遞業新獲利的最大動能來源-國際快遞業的成長,也因為亞洲在因應美國疲弱需求而降低產能下,呈現減緩跡象。

     這樣的晦暗前景也對始於夏季的運輸旺季,增添不確定性。

     面對市場緊縮,聯邦快遞與優比速則致力於撙節成本,來因應快遞業在秋天開始的旺季。秋季開始的旺季有許多規模較小與較輕的產品藉由飛機與卡車送達。以為年終採購旺季進行準備。

     不過產業主管、分析師與貨運公司都對今年旺季看法抱持謹慎態度,預估可能與去年一樣出現旺季不旺的現象。去年因為消費支出疲弱,因而無法有效提振貨運數量。

     SJ Consulting集團分析師辛德爾表示,「對2008年而言,要維持獲利與保護業務的方式,是確保成本盡可能緊縮」,他強調今年快遞業,恐怕無法倚賴營收成長來增加獲利能力。

     即使是藉由網路購物而快速擴張的快遞業務,也開始出現自相矛盾情況。

     根據Forrester Research為網路零售產業團體Shop.org所做調查顯示,扣除旅遊相關費用,網路銷售今年將成長16.7%至2040億美元。

     然而美國電子商務的貨物運送數量大增,對於親自把包裹送到家門口的聯邦快遞與優比速而言,其運輸成本將大幅增加。  為解決該項問題,這兩家業者調高住宅區的年度運送費率,至於偏遠地區也增加了附加費用而把多出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星期六, 6月 14, 2008

運費高漲 美國海外廠回流

工商時報2008.06.14【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華爾街日報周五報導,由於油價大漲,貨物運輸成本跟著飆升,美國企業大呼吃不消之餘,不是將海外廠房重新遷回美國,不然就是凍結赴海外設廠的計畫,使得過去10年來美國廠房大量外移的趨勢已出現放緩的跡象。

     報導指出,美國一家專門製造運動員暖身器的知名未上市公司DESA,最近剛剛將中國的製造業務遷回到肯塔基州,該公司的零售電熱器部門總裁海斯表示:「遷廠的原因是從中國到美國的貨櫃運輸成本一直在漲,且預料未來還會再漲。」

     海斯表示,一只標準40呎貨櫃從中國運到美國的海運運費,光是今年1月以來已經調漲15%,達5,300美元左右,而且下個月準備再漲到5,600美元,公司很幸運還保有肯塔基的生產設備,「1年半前看似是公司的包袱,如今卻是一項很好的資產。」

     美國製造業廠房外移前前後後已歷時30年,透過不斷的將製造業務移往海外低成本國家,為美國經濟帶來好壞參雜的影響,最大的好處是消費者可享有價格愈來愈低廉的產品,但壞處是就業機會也一併外移,廠房外移的趨勢更在過去10年達到最高峰。

     但根據華爾街日報指出,由於油價大飆漲,此一移廠潮已經降溫,多倫多CIBC全球市場首席經濟學家魯賓表示,自2000年以來一只標準40呎貨櫃從亞洲運往美國東岸的運輸成本已經漲了2倍, 預估當油價漲到每桶200美元時,該成本還會再增加1倍。

     魯賓在日前撰寫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在3位數油價的時代,距離就代表要花更多的成本。」他預估,2000年油價每桶20美元時,進口至美國港口貨物的運輸成本僅約是關稅的3%,但現在已攀升到9%。

     除了油價,全球製造業正深陷生產成本不斷飆高的衝擊,包括鋼鐵與樹脂等各種原物料成本上漲外,還有員工工資的上揚。加州東方海外貨櫃航運公司泛太平洋西向貨運副總裁薩尼納里表示,他已聽說部份美國客戶正將廠房遷回美國,預估未來5年會有相當多的美國企業會跟進

印度邦加羅爾機場 惡評如潮

印度邦加羅爾新國際機場24日正式啟用,但由於聯外交通不便,實用性仍有待考驗。
(彭博資訊)

備受矚目的印度邦加羅爾(Bangalore)新國際機場24日正式啟用,比預定時間晚一天。不過,這個號稱是印度矽谷新地標的交通樞紐,施工期間就引發許多爭議,如今更因政府未做好相關配套措施,而備受當地居民與企業界的批評。

這座斥資6.3億美元打造的高科技機場,位於南部科技重鎮邦加羅爾的北方36公里處,印度航空公司從孟買起飛的班機24日抵達後,為機場正式開張揭幕。

負責建造工程的邦加羅爾國際機場公司(BIAL)說,新機場的機能完善,將提供國內外旅客世界級的設備。新機場原訂23日啟用,但因接到印度航空部的指示,才會延後一天開張。BIAL的股東包括德國西門子公司與經營蘇黎世機場的Unique公司。

不過,迄今印度政府仍未履行拓寬聯外道路,以及興建專屬鐵路線的承諾,可能使前往機場的交通時間長達四小時,比短程班機的飛行時間還久。從邦加羅爾飛到南部鄰近城市清奈(Chennai),約耗時40分鐘。

印度最大的廉價航空業者德干公司(Deccan)總經理戈平納斯說:「民眾並不想花四小時,從邦加羅爾南部通勤到北部。」他鎖定經濟能力許可的旅客,打算推出一趟要價約4,000盧比(100美元)的直昇機接駁服務。

邦加羅爾是印度的資訊科技中心,也是全球海外企業設廠的熱門地點,包括英特爾與奇異等知名跨國公司,都在此設有據點。科技產業蓬勃發展帶動國內外旅客運輸量大增,使興建已50年的舊國際機場逐漸不堪負荷。

政府決定關閉離市中心僅10公里的舊機場後,引發當地居民與企業的激烈抗爭。印度工業總會(CI-I)分會主管芮古拉說:「開車到新機場將變成一場惡夢。乘客與貨運業者都很不高興。」

亞太民航中心主管卡爾表示,BIAL已做好份內工作,但抨擊包括政府在內的其他股東,未盡到提供完善物流的責任。

印度的大型機場興建案通常無法如期完工,但邦加羅爾在政府與民間企業合作下,只耗時36個月就完成,且在2012年以前,每年可容納超過1,200萬名旅客。

印度機場管理局預估,今年飛往印度的旅客將達到1億人次,未來五年印度需要96億美元改善機場設施。

【2008/05/26 經濟日報】

鴿汙威尼斯 餵不餵?官民對峙

義大利威尼斯知名地標聖馬可廣場鴿子太多,製造嚴重髒亂、危害古蹟。威尼斯市府5月起禁止餵食鴿子,往後廣場上群鴿爭食民眾手中食物的情景將不復見。
美聯社

義大利威尼斯知名地標聖馬可廣場鴿群為患,製造嚴重髒亂、危害古蹟。威尼斯市府上月起禁止餵食鴿子,動物保護團體則公然挑戰禁令,雙方的對峙愈演愈烈。

洛杉磯時報報導,成群鴿子在地上悠哉覓食,向來是水都威尼斯聖馬可廣場光景之一,然而過多的鴿子帶來嚴重髒亂,散布疾病,讓當地觀光業者與商家怨聲載道,威尼斯市長甚至把鴿子形容成「飛行的老鼠」。鴿子為了補充鈣質,經常啄大理石雕像、古蹟,而強酸性排泄物滲入大理石雕像與古蹟的裂縫,也會弱化結構。威尼斯市府為了清潔修復遭汙損的古蹟與雕像,已花費數百萬美元。

威尼斯市府5月1日起禁止餵食鴿群,違者處以罰緩。然而一群動物愛好人士刻意唱反調,持骷髏旗乘快艇帶著大包飼料快閃出現聖馬可廣場,讓鴿子大快朵頤。這群人已三度成功達陣,前兩次只敢拂曉出擊,第三次刻意在日正當中時與警察打照面,行徑愈來愈囂張。

威尼斯市府指出,問題出在鴿子太多。據估計,理想的數量約為2400隻,然而當地鴿子已多達6萬隻。威尼斯環保局長貝卡羅指出,人類過度餵養,加上有許多可提供鴿子棲身的塔樓,導致鴿口過度膨脹。

鴿子成群跟在身旁乞食,讓某些觀光客不堪其擾。曾有一名婦女在廣場上照相時,頭、肩膀與手臂上停了不下10隻鴿子。

每年有近2,000萬遊客造訪的威尼斯近年飽受煙霧、水汙染以及觀光客過多等問題威脅,鴿子讓情況雪上加霜。

【2008/06/03 聯合報】

紐約通勤工具賽 單車稱霸

一個單車客、一個駕車人和一個地鐵乘客29日進行比賽,他們同時從紐約布魯克林區的格林堡(Fort Greene)出發,以曼哈坦聯合廣場為終點,看誰最先抵達,結果單車客勝出。

比賽上午7時40分開始,結果單車客用16.5分鐘抵達,駕車人以22分鐘居次,地鐵乘客以29分鐘敬陪末席。

另一方面,紐約市大眾運輸便利,市民耗油量較少,因此油價飆升對紐約客的影響不及對其他地方的人嚴重。紐約市民平均每天耗用0.77加侖汽油,比之去年,每人每天只多付63美分(約台幣20元)。

比賽主辦單位發言人諾維爾說:「紐約市民雖注重環保,但最重要的還是時間,對於廣大紐約市民來說,單車是上班最快速的交通工具,假如你乘火車需要轉車才能到達目的地,那麼騎單車比較快。」

諾維爾:「單車連連獲勝。」單車在七次比賽中全部奪冠的紀錄,就像一個開發中國家的獨裁者在選舉中獲得95%選票一樣,令人難以置信。

他說:「單車是來往紐約市任何兩處最快捷的交通工具。」其實這說法可能誇張了些,若以皇后區法拉盛的偏遠角落來說,單車實際上無法和特快火車相比。

但諾維爾仍堅稱單車通常都是最快捷的交通工具,他說:「紐約市民的通勤時間平均是45分鐘。但單車只須30分鐘。」

諾維爾的說法可能正確,但不代表單車是最快速的交通工具,因統計數字有各種偏差。

比賽中的一些因素也需要考慮,如單車客不用把單車上鎖,駕車人也不用找停車位,這對地鐵乘客不公平。

【2008/05/31 聯合報】

星期五, 6月 13, 2008

衝浪、攀岩… 最大郵輪不只賭

【聯合報╱編譯王先棠╱報導】

造價5.9億美元(約台幣179億元)的「海上獨立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郵輪,裡頭有以情報員龐德為主題的賭場,還有滑冰場、人工衝浪池、各式精品店與餐廳,遊樂設施多到讓乘客想無聊也難。

16萬噸的超級郵輪海上獨立號屬美國皇家加勒比海國際郵輪公司,四月剛投入載客首航,目前停靠在英國南安普敦港。原本可以搭載5700人的船,目前只有3600名乘客。該公司董事總經理胡伯說:「在這麼大的船上,肯定不覺得擁擠侷促。」

海上獨立號有1817個客艙,全都有平面電視,總統套房可供14人就寑,內有客廳、水療浴缸、私人用餐區與陽台。主餐廳能容納2101人,分為三層,分別以「李爾王」、「馬克白」、「羅密歐與茱麗葉」等莎士比亞劇作命名。

船上除了有迷你高爾夫球場、直線跑道、健身館、13公尺高的攀岩牆外,想活動筋骨的乘客還可以在船上波浪模擬池玩衝浪,或是在泳池裡玩水上排球或籃球。玩累了可以去逛書店、上酒吧,想發電子郵件,全船各區都可無線上網。

克羅埃西亞籍的船長史特拉吉奇克笑稱,這艘有四部引擎的郵輪雖然很大,卻很容易操控,「如果全速前進,這船真的會飛起來」。

記者問他如果碰上海盜要怎麼辦,船長說:「我手下有150位持刀廚師,你應該見識一下他們切水果的能耐。」

【2008/04/27 聯合報】

郝個機車腦袋

20080604自由時報讀者投書■ 羅承宗

郝市長於五月二十九日早上視察上班時間龐大機車潮後,指示交通局與捷運公司積極研擬具體措施,接著北市府馬上於六月一日推出票價優惠政策。然而實施後第一個上班日,捷運族人潮雖明顯增多,然而北市幾座聯外橋梁、重要路口的機車數量,卻未見減少。

公共政策的決定是一門學問,其首要在認清問題,唯有精確找到問題所在,才能正確對症下藥。若以「提升市民搭乘捷運意願」為目的,北市捷運票價優惠政策是成功的。然而若以「吸引機車族改搭捷運」為目的,這個政策則顯然「馬上失敗」。至於失敗的原因,就是在政策決定過程中問題建構有誤。

「為什麼騎機車而不搭捷運?」答案其實很容易尋得。市府地下室本身就有龐大的機車停車場供員工停放。市府在決策時,只要訪談幾位用機車通勤的基層公務員就可正確地認清問題根源在於:機車的機動性、經濟性與實用性皆遠優於捷運,捷運票價高低並非機車族選擇不搭捷運的唯一因素。市府官員如果仍抱持著自我中心的決策模式,而不懂得傾聽民意、對症下藥,縱使捷運票價打對折,華江橋上數以百計的機車潮永遠不會有減少的一天。

(作者為淡江大學、興國管理學院講師)

文化遺產不值錢?

20080612自由時報■ 蔡友言

樹林市山佳(火)車站第一月台,自一九○一年開始營運,已經超過百年歷史,台北縣政府九十一年登錄為縣定古蹟。如今,百年月台將被敲掉;月台上百年後車棚,也將不保。

台鐵進行捷運化相關工程,並未知會文化單位;山佳站古蹟調查研究的委託單位,意外發現台鐵工程,才緊急在調查報告中要求台鐵暫緩敲掉。山佳站月台是古蹟,依法台鐵應將月台改建計畫送文化機關審議,而不是蓋好隧道、確定截彎取直的路線,在軌道已難更改之下,逼得山佳月台必須被敲掉。如此作法,無疑是「先斬後奏」。

山佳站歷史悠久,半弧形月台相當特殊,是許多鐵道迷的最愛,更是珍貴文化遺產。幾十年來,過站不曾發生危險的弧形月台、軌道,如今卻因「影響靠站安全」必須被拆?經濟建設、文化維護的拔河,後者往往落敗,令人感慨不已!許多國家不遺餘力保護古蹟,讓文化遺產成為國人的驕傲、無價的資產,我們呢? (作者為國小教師)

當原住民碰到觀光客

 自由時報20080613
■ 以撒克.阿復

即將大舉入台的中國和來自全球各地的觀光客,將對台灣和原住民族社會產生鉅大的衝擊。若沒有適當的配套措施,原住民族社會若未建立好自主性觀光的建置,觀光客的大舉入台,這樣的觀光將可能成了古希臘詩人荷馬筆下潛入特洛伊屠城的木馬。

一九六六年,為因應美軍來台消費和觀光以及賺取外匯的需要,當時成立了「台灣省觀光事業管理局」,由於原住民族地區擁有豐厚的觀光資源,原有的管制措施便由於日後成為著名觀光勝地的地點而逐步開放,當時《台灣省各縣山地保留地管理辦法》的修訂即是為了發展觀光事業,提供駐台美軍的度假去處。確立「以山養山」,保留地放領即私有化,大幅放寬公民營企業或個人開發保留地。這是當時政府保留地政策的特徵之一,其目的是要擴大善用保留地資源,有意開放給平地投資企業者使用(如發展觀光、交通、建築等)。

一九七○年以後國民政府的觀光旅遊政策,從過去拓展國際旅遊,延攬國外觀光客來台觀光,逐步到一九八○年代後轉變為發展國民旅遊,這主要是因應當時加工出口工業的發展,也就是要讓在都市周邊的大量勞動人口,在假日時能有地方遊覽休憩,以紓解龐大的工作壓力,以蓄積其勞動生產力。如此造成了農村和山地的全面開放,改土歸流,而山地保留地的政策也由此劇變。

原住民族地區就在這種情況下,湧入大量漢人資本經營觀光業,這些漢人經營的旅館,幾乎壟斷所有原住民族地區的觀光資源,原住民並未因觀光得著利益,而原住民族土地、自然資源權被侵權的例子罄竹難書。

過去在扁政府時期,原住民族有識之士就對其「觀光客倍增」之政策提出質疑批判,而今,面對馬政府鋪天蓋地的觀光政策,感到更深沉的擔憂。因此,建議行政院應儘速針對觀光政策將對原住民族社會帶來重大衝擊,作審慎評估和建構相關的配套機制,免得原住民未蒙觀光之利,反而成了新木馬屠城,也陷馬總統於不義。

(作者為台灣原社秘書長)

打造深度旅遊台灣

中國時報 2008.06.04  孫瑞穗

     最近台灣各城市鄉鎮莫不磨刀霍霍地準備迎接那經改後中國將近三億人口新興中產階級觀光客。講到做生意,國人上下一條心,問題是我們到底要給人觀什麼光呢?

     普及平民的觀光產業為二次戰後的航空科技革命所催動,然真正被嚴肅當作規模產業國家政策來發展,則始於大量消費的六十年代。歐美日觀光年代的揭幕,不但造就戰後全球先進國新興中產階級跨國越界的足跡,而立足於美國觀光客消費慾望所執筆成文的旅行書寫,也逐漸主宰著我們今天的「世界觀」。

     如果說,十九世紀漸漸成形的民族主義直接導致了現代國家體制的話,那麼,發展只有半世紀的全球觀光產業,可以說是打造今日國族想像和重建文化環境最關鍵的「國家發展計畫」。帶著濃厚認同使命的台灣,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才開始鬆綁國界,首度與中國化敵為友,其所要面對的全球在地矛盾和多重挑戰想必是更艱難的。

     相較於八十年代各先進國為處理全球經濟危機所採取的轉型策略中,歐盟的文化觀光政策最值得借鏡。為了因應龐大觀光客黃蜂式消費需求,他們並沒有採取速成又去地方化的主題遊樂園模式,而堅持以深厚的文化歷史為基礎來發展。因而使得部分觀光財可以回饋到地方社區,成立與文化建設相關的永續發展基金,讓城市可以有資金不斷創新。尤其是,九十年代以來,以「歷史文化城市」作為城市競爭力新指標,促使各中小型城市的觀光重點不在商品消費而已,而在尋找自我在地歷史與文化的獨特性,以重建地方認同感。

     眾所周知的範例就是莫札特的故鄉:奧地利薩爾斯堡的崛起。一九六五年她因為拍攝真善美電影而遠近馳名,首波觀光財讓她籌募到鄉鎮基礎建設資金,得以開始修護莫札特故居,重建以莫札特為名的各式音樂展演空間和巴洛克傳統建築。不僅如此,他們還召集在地音樂專業者投入莫札特音樂的研發,在學院中增設音樂課程和專業學位,成功地舉辦了莫札特逝世兩百五十週年的世界級音樂文化節。現在的薩爾斯堡,已經不是當年像恆春一般的三級小鎮了,而是當今歐陸古典音樂樂迷們旅遊路線中重要的必遊之地。

     非歐盟國但卻比世界上所有地區都更早遭遇經濟轉型危機的英國,八十年代的因應策略更是饒富創意。以蘇格蘭湖區轉型為例,他們以生態保存的概念為主,在轉型過程中刻意淘汰汙染性產業,重建工業革命以前英倫鄉野的自然風光,重建美學秩序。並在企業與大學之間打造產業研發平台,整合文史和學術工作者進入區域發展願景規劃團隊之中,書寫出令人愛不釋手如詩如畫的地方觀光導覽手冊。

     甚至,他們還巧妙地運用了大眾流行文化的動員魅力,讓六七十年代風靡全球的次文化樂團披頭四的家鄉利物浦在激烈競爭年代中復活。他們恢復了披頭四歌曲中所描繪的小鎮風光,進行披頭四故事館地景之重建。這些你我耳熟能詳哼上兩句的「野莓田」,「寂寞芳心俱樂部」,「黃色潛水艇」等地景一一重現。地方政府又利用觀光財發展區域保存計畫,神奇地活化了整個城鎮區域。本來衰頹的利物浦在去年因此榮登歐陸歷史文化城的榜單,成為歐洲背包客在倫敦金三角之外的首選地點。

     上述發展模式不但利用觀光財籌到社區文化建設資金,且整合了在地文史社團和社區一同發展,讓觀光產業得以跟新興文化產業跨界整合,像是音樂和電影,使「地方行銷」在流動年代中得以異軍突起。

     台灣,真的準備好了嗎?筆者認為這類永續發展方向才該在鳴槍起跑前就做決定,一刻不得遲疑。也只有這樣,才能把台灣打造成一個值得深度旅遊的地方,讓源源不絕的觀光客流連忘返,讀她千遍也不厭倦。

     (作者為台灣藝術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程專題教師)

苗栗景點多,可惜路小…

中國時報 2008.06.02  賽夏客╱苗栗頭份(國小校長)

     苗栗縣長劉政鴻準備向中央爭取建設經費,拓寬通往馬家莊的道路,同時興建一座文物館,吸引觀光客駐足,卻被媒體批為「馬屁館」,如此一來,我真擔心本縣規劃好的建設藍圖,遭到封殺而停滯不前。

     我的外地朋友跟我說:「苗栗山水如畫,觀光景點多到筆墨難形容,可惜每條道路都像羊腸一樣又窄又小。要遊玩一天,塞在路上就浪費大半天,絕不誇張,以後不敢再來了。」的確是這樣,劉縣長已看到問題的嚴重性,倘若要發展觀光帶動地方繁榮,道路拓寬絕對是當務之急。

     就以馬家莊來說,總統每年都要來此祭祖數次,自然吸引不少遊客前往參觀。而馬家莊是個窮困落後的小村莊,再怎麼寒酸節省,也不能讓大家卡在鄉間小路上動彈不得。況且馬家莊附近有優美的飛牛牧場,古人用腳走出來的挑鹽古道,香火鼎盛的九華山…等景點,假日遊客如織,可惜都是分散的一個一個點,無法形成觀光網絡,這是發展觀光最難突破的困境。

     將來道路拓寬了,人潮也湧進來了,要看什麼?文物館也是一個賣點,在這敏感時刻,我們不一定要陳列跟馬總統有關的物品,以免被解讀為拍馬屁,可以擺放傳統客家文物,因為苗栗是以客家人居多,馬家莊也是客莊,讓即將消失的客家文化保存下來,更具意義。

     苗栗縣向來被稱做三等縣,永遠跟落後窮困綁在一起,唯有發展觀光才是一條捷徑。希望不要因媒體的判讀,而影響到地方建設。

公車專用道 違反節能減碳

中國時報 2008.06.01  董媛瑜╱北市(媒體工作者)

     在一片節能呼聲中,從總統府以下各級政府都在響應節能,但台北市的公車專用道卻成為最浪費汽油,製造最多廢氣的根源之一。這其中,固然有一部分是公車駕駛的不良習慣,但更大的原因是公車專用道的設計不當所致。

     以筆者上班經常搭乘的民權東路線公車來看,公車道老是排了七、八輛公車,可以拉到五十幾公尺的距離。但綠燈亮時,卻只能走一、兩輛公車。換言之,一個紅綠燈平均周期要近六分鐘,卻只能走一兩輛公車,根本無法消化這一長排的公車,莫怪乎常常看到公車專用道塞滿了車,其他的車道卻暢行無阻,這樣的公車專用道,是否違背原本快捷的設計初衷?乘客叫苦不說,不熄火的停車和慢速行駛,造成的耗費能源廢氣汙染,這根本就是違背了環保節能的政策。

     我認為一個最根本的錯誤是「公車專用道設計不良」,很多十字路口,轉彎公車多,有東向南左轉,又有北向西轉,還有兩邊直行加右轉的公車,不知道什麼理由一定得這樣規畫?難道不能比照忠孝東路與光復南路敦化南路等交叉路口,一律不得左轉嗎?

     另外筆者也發現了另外一個原因是,少數駕駛習慣不良,故意拉大停車的間距,或者進站時,故意不往前停,結果原本進站可以至少四輛公車,變成只能有兩輛進站。有的駕駛明明轉綠燈可以走了,還故意放慢動作等到紅燈再停個一兩分鐘,以便載運更多乘客,據說這樣可以搶同路線的乘客。於是就造成,一個王八後面跟著一群烏龜,這種貪圖小利,卻造成嚴重的空氣汙染,真是其心可誅。

     勿以善小而不為,不要以為這種小小的民生問題,大家不在乎,這就是政績。與其唱高調談環保,還不如從小地方做起。

期待台灣也能成為觀光大國

2008.05.30 編輯檯》【中時電子報╱胡智銘】

    上週末才從土耳其旅遊回國,此行感觸不少。首先,因為台北和伊斯坦堡沒有直飛,所以我搭乘的飛機必須在吉隆坡和杜拜機場轉機,加上伊斯坦堡機場,一連看了三個其他國家的主要機場,明顯感受到國外旅客數量的差別,桃園機場相對冷清。

    在土耳其旅遊期間,去了許多景點,每到一個景點,看到滿坑滿谷、來自世界各國的遊客,我都會不禁想到,這個國家真是好命,以前的人留下古城遺跡、大自然給他們天然奇景、加上自己打造博物館、購物市集,讓這麼多外國遊客願意跑來旅遊,促進經濟、貢獻外匯,還造就許多人的就業機會。

    我心裡不禁想到,我們台灣也有傲人的故宮、絕景天成的太魯閣,迷人的各式小吃,因此,我也不免在心裡比較一下,如果是台灣有類似的景點,遊客人數會不會比他們多。很可惜,自己給自己的回覆大多都是:應該不會吧! 為什麼會這樣呢?明明很多出國的台灣人都會覺得「還是台灣最好!」。氣候合宜、風景秀麗、人民和善、生活便利、物價偏低(相對於歐美日)...,但是為什麼來台旅客人數一年不到400萬,遠遠落後亞洲其他鄰近國家。(根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的統計,台灣2006年的旅客人數為352萬,在亞洲中不但落後中國、馬來西亞、香港、泰國、澳門這些遊客人數破千萬的國家或地區,連越南、印度旅客人數都超過台灣)

     如果你說,這些遊客比台灣多的地方大多是物價低廉,那你可就錯了,根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的統計,物價遠比台灣高的歐洲,每個國家遊客人數都超過台灣,歐洲吸引的遊客人數佔全世界遊客人數一半以上,全球遊客最多的國家前兩名分別為法國(7590萬)和西班牙(5591萬)。 這樣說起來,台灣似乎很漏氣,其實也不能這樣說,這幾年來,台灣觀光局是很努力的。過去三年來,來台旅客人數年年增加(337.8萬→351.9萬→371.6萬),觀光局今年也還在推動旅行台灣年,希望讓來台旅客人數一舉突破400萬人。加上今年會有陸客來台,明年甚至接下來幾年的來台旅客帳面數字一定會很好看。 但我認為,該有的檢討不應該少,觀光局雖然很努力,但還是有很多進步的空間,以旅客來源區分,根據觀光局的資料,2007年來台旅客,扣除亞洲旅客(僅計入美歐非洲和紐澳),僅有73.3萬人,也就是說,來台的旅客主要以鄰近的亞洲國家為主,來自歐美的旅客人數並不算太多,而歐美旅客的消費能力卻是相對較高的。

    因此,除了迎接下半年將大量湧入的陸客之外,觀光局是不是也該好好研究,怎麼提升高消費能力的歐美遊客來台人數。加強國際宣傳、特色旅遊規劃優質旅遊服務、合理的旅遊費用可能都是可以努力的方向。畢竟,相較於台灣每年近900萬的出國人數,僅僅吸引不到400萬人來台觀光,就我小鼻子小眼的精打細算個性,總覺得實在划不來啊!

解放車奴

中國時報 2008.05.27  中時小社論

     油價飛漲,改變世人生活方式。在台灣,費油大休閒車換省油小房車、多人共乘分攤油錢,日漸增多。尤其,單車族人數遽增,並且,逐漸超越休閒領域,自行車成了上下班代步工具

     汽車文化,從有形景觀到無形價值觀,影響台灣逾廿年。雖無正式統計,但毫無疑問,人際摩擦,口角紛爭,甚至鬥毆凶殺,有很大一部分,源自超車、搶車道、占車位。

     早在油價大漲之前,台灣都會地區,就已經出現一種奇特怪現狀︰買車不開,住宅區裡大白天停滿了車,車主騎機車或搭大眾運輸工具上下班。原本是車主,結果成了車奴。

     油價六月份又要大漲,比兩年前貴上一倍,民眾開車意願更低,正是推展無汙染交通良機。除了鼓勵使用大眾捷運系統之外,更應大力推動的,則是步行與自行車。尤其是自行車,集零汙染、省能源運動健身諸優點於一身,更值得推廣。

     問題是,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部門好像腦袋一直沒想通,未能以嶄新思惟看待此事。多少年來,從都市交通規畫,到跨縣市長途交通管道,唯一的思惟,就是築公路、鋪鐵路,動不動就是高架橋、封閉道路、高速公路,從沒想到,以自行車為主軸,發展一套交通網絡。

     能源環境丕變,新上台的馬英九政府也該換個思惟,建構完整、綿密自行車道網路,解放四輪車奴,大家一起兩輪上路。

亞太中心還來得及

中國時報 2008.05.26  杜震華

     倡言「開放」的藍軍已經執政,「六三三」的競選承諾正嚴厲地考驗著新政府。就職前的馬總統和新上任的經建會陳主委,都表示了百分之六的經濟成長率可能無法達成;但如果今、明兩年跳票,則未來成長率必須更高,才能拉高平均,對選民交代。在原物料價格高漲、通膨壓力極大之下,新政府如何兌現支票,累積連任的選票,全民都在看。只是,靠著馬蕭團隊在大選中提出的「治國藍圖」,要想達陣得分並不簡單。

     從全球眼光來看,以一個天然資源有限,卻想站上國民年均生產三萬美元以上的經濟體,若不是北歐這種教育高度發展、人民個個是高技術人才的國家以外,就是以周邊地區為腹地的經貿幅軸中心,如瑞士、盧森堡、荷蘭、香港、新加坡。台灣若想突破現狀,讓經濟迅速成長,學習上述諸國的優點,使台灣成為東亞地區的「樞紐經濟」,應該是唯一的出路。

     這也是九五年行政院提出「亞太營運中心」的基本構想。但是,李登輝先生提出的「戒急用忍」政策腰斬了台灣的機會,綠軍的兩岸政策過度限制了台灣的經貿活力,台灣的機會持續地流失。十二年下來,台灣還剩下什麼機會?或者,台灣還有任何機會嗎?

     如果兩岸關係穩定發展,台灣航線通往中國大陸各主要城市,加上目前台灣已在東南亞二十個城市、日韓十個城市的航線,大可以發展成東亞重要的空運中心;在東亞快速成長的需求之下,將可以彌補香港、新加坡和上海的不足。這將可提供桃園機場特定區一個快速物流、簡單加工的基礎條件。

     十五年前,美商惠而浦公司在新加坡的東南亞總部曾經表示,由於海運和區域管理的飛行需要,若兩岸間有海、空運直航,該總部會立刻遷移到桃園南崁。早年看上台灣的聯邦快遞,曾在台灣未能三通之下停駐於菲律賓蘇比克灣,近年又轉戰廣州新白雲機場;但以地理位置而言,台灣卻是各大國際快遞公司在亞洲的首選。雖然蹉跎多年,但東亞製造和物流業對台灣優異地理位置的需求還在,我們沒有理由放棄這種機會!

     如以四年時間銳意經營,搭配國際銀行的合作、發展台商在東南亞和大陸金融業務、健全台灣的資本市場,四年後台灣將可打造出類似荷蘭在西歐樞紐地位。加上生活空間、文化藝術、旅遊休閒、飲食醫療、國際教育、研究發展的經營,若能吸引到東亞和大陸每人每兩年就前來看看,則帶動商機將無可限量;台灣的低物價也將成為東南亞和拉美、非洲留學生選擇,研發人才願意停留發展的地方。其效果足以成為一個高水準的製造、研發、物流、金融樞紐,並利用各種僑生、外國生管道,擴展更緊密的全球連結。

     台灣擁有兩岸四地間最優質的中華文化,已經是國際間公認的事實。台灣的中文歌曲、藝術表演都執全球華人社會之牛耳,許多著名的「民宿」和婚紗攝影,都已經成為東南亞華人來台休閒度假的主因。事實上只要有心,連台灣的選舉造勢活動,都可以成為來台觀光旅遊的內容!台灣沒有理由,無法在穩定的兩岸關係下,吸引到全球華人每隔一段時間就來台「朝聖」一番,端看我們自己是否有這種企圖心和執行力,將擁有的資產經由優質包裝,轉化為無窮的商機。

     「兩岸共同市場」是「亞太中心」的政經基礎,新加坡前四年的成長率平均為百分之八,香港亦達百分之七,台灣沒有理由悲觀;但若沒有及早耕耘,機會永遠是個「機會」而已!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發所經濟組副教授,前經濟部亞太營運中心計畫研究員)

星期三, 6月 11, 2008

我們的島》清境下的缺水村

【公共電視台╱記者郭志榮╱整理報導】

(圖片╱公視我們的島節目提供)
水源是生活的必需品,目前全國自來水的普及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一,但是依然有少數地區,面臨水源缺乏的問題。在旅遊熱門的清境地區,藏在山中的幾處村落,至今還是面臨缺水的困境。

清境地區是一個高山台地,形同一個獨立的山頭,有著廣大的農牧用地。但是,水源不足的問題,長期困擾清境地區。早期清境農場,必須越過山頭,前往瑞岩溪取的水源。農場提供的水源,成為清境地區主要的用水來源。

在農場實施土地放領政策後,清境地區全力朝向觀光旅遊發展,大量的民宿興建,擴大用水的需求,原有農場引接的水源不足,許多民宿業者開始自行引水,提供遊客的用水需求。

清境的民宿沒有缺水問題,但是在民宿區的下方,幾個村落卻是多年來為水所苦。走進定遠村落,居民抱怨幾年來,過著水源不穩,水質不佳的飲水問題。前往村後的儲備水槽,才發現公共管線的水源已經四個月沒來,居民必須到山谷下方抽水使用,水源品質相當不佳。

(圖片╱公視我們的島節目提供)
缺水的問題,不只在村落,就連一旁的清境國小也無水可用,原本由善心旅遊業者提供水源,但是一到冬季缺水時刻,也必須購水使用。

為了釐清村落的缺水問題,前往公共水源引水的瑞岩溪,進入早期農場取水的水源路。在九二一地震,桃莉風災,以及接續的山崩,引水道路中斷,就連原本埋在道路下方的水管,也早已斷成數截。

最近六、七年時間,必須依靠緊急接管,跨越許多崩落低區,才能將水源送出。施工人員幾乎都是原住民,以人力搬運材料及食物,才能深入水源頭,進行接管搶救。

施工不易,讓維修進度緩慢,但是災後的復修工程,卻常常延遲在行政程序上。像上次中斷在六個月前,行政程序走的四個月,二個月前才開始搶修,修復時間還不一定,山下村落只能盼水興嘆。

水源的不穩定,讓民宿業者思考因應之道,一家當地人開設的民宿,就設計不同的節水方式,符合環保節能的的需求。在清境地區,小型民宿在節水效能上,用水最少,成效最大,相當符合清境地區的發展。

一個穩定的水源,成為清境地區期待的事物,但是由於地處高山,相對取水不易,甚至設置自來水,必須付出高價。水源的問題,不只居民生活不便,也會因為用水分配,造成相互間的搶水衝突。

目前,規劃設置水源管理委員會,管理水源搶修,以及用水分配的事物。但是,水源不來,供水不穩,依舊是清境許多村落的困境。

當清境朝向優質化的旅遊區發展,政府部門也該重視缺水村落的問題,別讓休閒的繁華掩蓋生活的凋蔽。

本文轉載自公共電視台「我們的島」節目──第437集「當牧場變工廠」。本集將於1月18日週五晚間21:00∼22:00播出,1月20日早上08:00∼09:00重播。

本集節目精采內容簡介如下:

【封面故事】當牧場變工廠
許多人應該看過一部由英國亞德曼公司出品的電影「落跑雞」, 劇情是描述一群專門生蛋的金雞母逃離牧場的故事。片中的母雞們每天必須生產一顆雞蛋,如果連續幾天都沒有產蛋,就要面臨被宰殺的命運。雖然這只是一部虛構的動畫電影,但是事實上,我們過去熟知的牧場,其實早就演變成為一座座的工廠,那些蛋雞、肉雞、豬、牛等農場動物,現在早就成了一部部生產機器。(記者黃康妮報導)

【看守台灣】清境下的缺水村
水源是生活的必需品,目前全國自來水的普及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一,但是依然有少數地區,面臨水源缺乏的問題。在旅遊熱門的清境地區,藏在山中的幾處村落,至今還是面臨缺水的困境。(記者郭志榮報導)

【人與自然】四股社區鰲鼓夢
他是回鄉的設計師,也是海上的漁夫,更是一位願景的推手。四股青年蔡恭和,回到故鄉創業,卻一頭栽入社區再造的工作中,成為生命中美麗的插區。於是,在鰲鼓濕地旁的小小村落裡,一個關於濕地上的桃源夢,開始起飛。(記者郭志榮報導)

【公共電視台】

星期二, 6月 10, 2008

結合文史 才是觀光硬道理

苗栗縣拚觀光,計畫在馬家庄附近建「馬奮館」,立刻引來拍馬屁之譏,縣府強調純粹是為發展觀光。

以苗栗縣馬家庄現狀來說,除了硬體設施外,需要更多配套。道路拓寬等工程只是基礎,馬家庄目前僅有馬家祠堂可供遊覽,且目前還不開放遊客進入,即使多蓋座「馬奮館」,缺乏台灣特色或山水景色,對大陸觀光客能有多少吸引力仍是未知數。

以中國對歷史名人古蹟之維護為例,自二○○四年起將紅色旅遊與體驗式旅遊結合,使遊客切身感受中國傳統文化與革命文化等先進文化的薰陶,以紅色旅遊為主體的旅遊業逐步得到發展。

目前大陸公認知名的紅色旅遊景點有:北京的天安門與五四紅樓、上海有共產黨一大會址與龍華烈士紀念館、天津有周恩來紀念館、浙江有魯迅故里、四川與江西有鄧小平故居陳列館。將紅色旅遊與當地歷史文化脈絡整合現歷史文化發展的傳承性和地域文化的獨特性。把市場作為配置文化資源的基礎,在開發中保護文化歷史資源。

苗栗縣劉縣長積極推動觀光行銷,如用意是單純為增加縣政府歲收俾利縣政發展,其出發點應以正面解讀,但不應使用與馬英九相關的名稱,做法上應該徵求當地文史工作者的參與,以表現當地特色。另外是對旅遊景區規劃做好整頓,加快「馬家庄」的旅遊品牌建設。在旅遊景區做好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主要旅遊幹線公路建設、文物保護和修繕三個方面內容的基礎上,整合相關旅遊資源,建設全台獨一無二的旅遊經典景區,振興苗栗縣的觀光產業,才是長遠發展之道。

【2008/06/05 聯合報】

看蜀道 回頭省視蘇花高

四川的強震,造成前往震央汶川的公路中斷,連負責指揮的溫家寶都無法進入災區。溫家寶給的指示中最重要的一點是:爭分奪秒搶修山區公路,哪怕修一條臨時道路,也要把路打通。

奈何,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以個人數年前自都江堰前往九寨溝的公路所見,幾乎每隔一百公尺即有一道沖蝕溝形成,每隔數百公尺即有一處土石流,而落石更是隨時下滑。我們的遊覽車即在九寨溝前遭落石阻攔,而步行了三個小時。在這種困難的地形與地質條件下,欲在短短數天內(救援黃金七十二小時)將道路打通,雖有上萬軍人參與,恐亦不可得。

由汶川的經驗,看看同屬斷層帶的花蓮,也不禁捏一把冷汗。幸好九二一地震震央不在花蓮,否則以既有蘇花公路之路況,崩坍必然造成柔腸寸斷,屆時若鐵路也中斷,花蓮豈不也像汶川一樣陷入孤城?一條安全、快速的蘇花高就凸顯了其重要性。

高速公路的設計標準較一般道路及鐵路高出甚多(鐵路是數十年前設計,彼時標準不及高速公路)。且蘇花高之設計以隧道及橋梁為主,佔百分之九十以上,而邊坡甚少,故不易坍方。在強震時,隧道因屬沈埋結構,位於岩盤中,地震時隧道與岩盤同步振動,較無放大效應,且因隧道之拱形作用與封閉系統,不易形成弱點,故耐震性佳。而九二一地震後橋梁之耐震標準提高不少,故蘇花高的耐震性較既有之蘇花公路與鐵路實有天壤之別。強震下花蓮,若有一條安全可靠且快速的蘇花高做為緊急救難之道路(兼可做佳山基地的戰備要道),實屬必要。近年來蘇花公路之討論多限於環境、生態與觀光、產業,卻乏人論及地震防災與國防,實屬缺失。

由四川的經驗,我們勢需重新省思蘇花高的必要性!

【2008/05/16 聯合報】

星期一, 6月 09, 2008

西拉雅首辦宗教觀光

中國時報 2008.05.13  康日昇╱官田報導

 ▲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處長曾漢洲(圖左)首度與左鎮鄉噶瑪噶居寺住持滇真仁波切宗觀觀光活動。(康日昇攝)

     今年來台旅遊外國觀光客已突破100萬人次,為迎接將於七月開放的大陸觀光客,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將於十七日舉辦浴風左鎮─行腳南瀛旅行台灣年啟動活動,以宗教觀光帶動左鎮化石館、草山月世界等景點發展。

     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首次與左鎮鄉噶瑪噶居寺合辦「浴風左鎮─行腳南瀛旅行台灣年啟動」活動,結合該寺將於十七日舉辦慶祝佛祖誕辰「浴佛節」宗教活動,安排民俗陣頭宋江陣、醒獅團、國樂演奏等在地文化表演節目,並邀請國立台南大學競技啦啦隊表演,增加年輕活力

     在旅行台灣年啟動儀式中,與會貴賓將一起為台灣點燈祈福,象徵啟動2008旅行台灣年系列活動,晚上並施放高空煙火。

     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處長曾漢洲表示,今年來台旅遊外國觀光客,到上月底已突破100萬人次,比往年提早1個星期達到目標人數,且政府將於七月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灣旅遊,西拉雅國家風景區內有左鎮化石館、草山月世界、曾文水庫、烏山頭水庫等知名景點,希望能吸引更多大陸及各國觀光客來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