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川的強震,造成前往震央汶川的公路中斷,連負責指揮的溫家寶都無法進入災區。溫家寶給的指示中最重要的一點是:爭分奪秒搶修山區公路,哪怕修一條臨時道路,也要把路打通。 奈何,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以個人數年前自都江堰前往九寨溝的公路所見,幾乎每隔一百公尺即有一道沖蝕溝形成,每隔數百公尺即有一處土石流,而落石更是隨時下滑。我們的遊覽車即在九寨溝前遭落石阻攔,而步行了三個小時。在這種困難的地形與地質條件下,欲在短短數天內(救援黃金七十二小時)將道路打通,雖有上萬軍人參與,恐亦不可得。 由汶川的經驗,看看同屬斷層帶的花蓮,也不禁捏一把冷汗。幸好九二一地震震央不在花蓮,否則以既有蘇花公路之路況,崩坍必然造成柔腸寸斷,屆時若鐵路也中斷,花蓮豈不也像汶川一樣陷入孤城?一條安全、快速的蘇花高就凸顯了其重要性。 高速公路的設計標準較一般道路及鐵路高出甚多(鐵路是數十年前設計,彼時標準不及高速公路)。且蘇花高之設計以隧道及橋梁為主,佔百分之九十以上,而邊坡甚少,故不易坍方。在強震時,隧道因屬沈埋結構,位於岩盤中,地震時隧道與岩盤同步振動,較無放大效應,且因隧道之拱形作用與封閉系統,不易形成弱點,故耐震性佳。而九二一地震後橋梁之耐震標準提高不少,故蘇花高的耐震性較既有之蘇花公路與鐵路實有天壤之別。強震下花蓮,若有一條安全可靠且快速的蘇花高做為緊急救難之道路(兼可做佳山基地的戰備要道),實屬必要。近年來蘇花公路之討論多限於環境、生態與觀光、產業,卻乏人論及地震防災與國防,實屬缺失。 由四川的經驗,我們勢需重新省思蘇花高的必要性! 【2008/05/16 聯合報】 |
星期二, 6月 10, 2008
看蜀道 回頭省視蘇花高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